人生沒有幾多個十年,在過去的一個十年,由一介窮書生變成到今日擁有一盤小生意,「英之見」幫助甚大,十分感激《蘋果》給予的機會,以及讀者未有嫌棄。
未敢忘本,但不能不接受已是人到中年,體力型打法之下開始吃不消,惟有被迫取捨。「沒有不足的人,只有不足的狀態」,自己最怕幾十年之後回望今日,會後悔沒有傾盡全力和市場拼過。從來無懼挑戰市場,高手林立之下只會激發潛能,金融海嘯也可以扭轉劣勢,解決腦筋上的問題,重上正軌應該不難。每次克服一個挑戰,人會不自覺地變得更強,不過撰寫專欄太過消耗心神,每日激戰 10小時後才執筆,亦打斷每日下午 4時半至 8時半的黃金小息時間,結果兩面不討好。
近年因為避免利益衝突,盡量不作推介,早在證監修例之前,已經自我調控,無奈一定會令自己人氣減弱。不過操守和虛名相比,還是前者重要,正如 John Wooden為了一個黑人球員,寧願退出比賽而不妥協種族歧視一樣。
不過前期的「英之見」,應該令大家對一些股票留下印象,令自己大徹大悟的,其實是中華汽車( 026),當時每股淨現金 88元,以低於 40元賤價出售,還是要在科網股的大牛市之中。原來市場真的存在盲點,希望大家也抱着斯巴達的精神,全力以赴去尋找市場的錯漏, 10年前當然比現在容易,但肯花心思一定仍可以。
藉最後的機會,澄清一些傳言。有至少 4年的時間,沒有參加任何股評人睇廠團,現在只間中以 Uncle Alex的身份,和小朋友玩 Rummikub,有空不妨切磋。至於資產管理的客戶,除了最近一個月新客不幸跑輸大市捱打,未嘗試過有客戶輸得勁過大市要離場,海嘯後生意更是大躍進。自己是以一家香港註冊公司 Leverage Partners作為今日對冲基金模式的雛形,有核數有交稅,自己寧願少收表現費而交稅,是補償昔日夾屋撻訂政府放一馬的行動,所以不應有任何厚道的廠佬投訴,不妨企出來對質。
今次告別,最大損失可能是寶田邨一班弱勢社群,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社會上不幸的一群,要多加援手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